思维致胜:智慧法则

  这一天,下起了绵绵细雨。智者和少年坐在小花园里的一座凉亭之中,继续品茗畅谈。
 

  少年开言道:“老师 ,经过前面两天的谈话我大约知道了思想的总体指归和总体内容。那么我想知道,我们的脑筋在思想运转的时候 ,有没有什么具体方式上的不同?”
 

  智者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指着少年说:“那你自己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呢?”
 

  少年歪着头思索着说 :“我是没想出什么东西啦,不过我听说过一些此类的说法,比如逻辑思维、形象思 维、归纳思维、发散思维等等,不少呢。这些说法对我都有很大帮助,但我总觉得这些东西背后还有点什么没有抓住,还有些不满足呢。”
 

  智者舒服地品了一口茶,说:“是的,关于思维方式的说法的确有不少,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说明。不过从人类的思维本质来说,这些所有的思维方式都是基于两点最根本的方式发生出来的,弄明白了这两点根本方式,其他的许多说法就更好理解了。”
 

  少年一听,居然有这等好事,急急问道:“哪两点根本方式?”
 

  智者伸出两个指头说: “我把这两个根本的思想方式一个叫计算,一个叫感悟。计算,就是可以根据己知条件,推算出想要得出的结论.是一种对事物的精确把握的能力;感悟,可以说是一种更加模糊的状态,是抛开精确尺度而依靠综合的感悟能力来获得某种结论。对此咱们中国的先贤有一个更形象的说法,把计算叫做“智”、 把感悟叫做“慧”,所以我把这两个根本的思想方式就叫做智慧法则。其它任何的思想方式的演变都是以此为根基的。”
 

  少年听懂了,高兴地说:“我知道,好多科学家都是计算方面很厉害,好多艺术家都是感悟方面很厉害。那请您再详细说说计算和感悟有什么不同吧!”
 

  智者说 :“这里的计算,不仅仅是指数字计算,还包括一些因素计算,比如天时地利人和等等,可以得出一定的预期结果,如好、坏,强、弱等,主要是针对需要精确配合、必须要形成一致结果的事物。这比较好理解。刚才说了,感悟是对事物的综合感觉,没有绝对好坏强弱之分,比如在人生观上,你是愿意出人头地永远奋斗,还是愿意平平淡淡过一生,这就有所不同。这里面有一个主要的指向和分寸问题,每个人都会不一样, 奋斗是智慧,平淡同样也是智慧。感悟的内容主要有:对人生目的的主要看法,对情感活动的主要看法,对待困难和障碍的主要看法,对自由与否的主要看法 ,对和谐与否的主要看法等 。
 

  智者意犹未尽,接着道:“ 感悟与计算之间也有转换的过渡地带,精确与模糊的分野也时常显示出不那么确定。但一般来说,感悟是带整体性的、 不确定的和超脱感的;计算是带局部性的、精确性的和可控性的。”
 

  少年听了智者这么一大篇讲解,觉得他说的还算明白,挪动了一下身子说:“那这样说来,我们在思考事物、认识事物和作出一定的判断时,基本就是这两种过程方式喽。那到底什么时候计算要紧一些,什么时候感悟要紧一些呢?”
 

  智者说得有些口干舌燥了,对于少年穷追不舍的劲头倒也无可奈何。他说:“这是关于计算和感悟的运用问题了,我简单说几个比较关键的要点,你自己再慢慢琢磨吧。”
 

  少年觉得智者有些唠叨,但又不敢催他,只用眼睛瞪着智者。
 

  智者心下好笑 ,接着说 :“首先要十分清醒地注意到感悟和计算是并存的,对任何事的思考都包含有这两条 。无论大事小事 ,都会涉及到需要感悟的一面和需要计算的一面。缺少感悟或计算任何一样,都会造成事情办不好,再者要明白感悟是大于计算的,《红楼梦》里说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说的就是她算得太多了,没有考虑好感悟的合理方面。感悟的方向合适,计算才有正效果。第三主要是注意感悟和计算的不同运用手法。感悟主要是扩大视角,是宽,是容,是合,主要指向大的方面,由大入小,把面的范畴照顾到,减少磨擦、减少损耗,把正向的方向搞清楚,以立于不败之地。计算主要是集中视角,是窄,是细,是分,在感悟的统筹下,把细部关系算清楚。要细就要细到相当的程度才算数,算不细,没有算到实处,算了也是白算,反而会坏事。怎么样,年轻人,这样说够用了吗?
 

  智者一口气说完,面有得意之色。
 

  少年撇撇嘴说 “怎么会够用?我听来听去这些东西,只是一个总体起点而己,要说够用,还早呢!”
 

  智者高兴地敲了一下少年脑袋:“贪心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