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致胜:超越法则

  连续谈了几天,智者都有些累了,少年却还是生龙活虎的。休息了一段时间之后,智者和少年来到一处海边走走,放松一下。少年一边玩着沙滩上的石子,一边跑着跳着,智者微笑着享受着明媚的阳光和这青春的气息。
 

  玩了一会儿,少年的问题又来了,他跑过来问智者:“老师,你前面讲平衡呀、三大关系呀、智慧呀好像都说得头头是道的。怎么犹太人的谚语里有什么‘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样的话,到底我们这样想来想去可以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和深度呢?还是这样煞有介事地思想真的很可笑?”
 

  智者现在心情很好,无所谓地说: “上帝想笑的话就让他笑去好了,有什么关系。你还管得了不让人家笑吗?倒是你说的这个思维高度的问题值得一谈。”
 

  少年又来劲了,说:“思维有高度可以谈的吗?倒要听听你有什么高见。”
 

  智者就说:“高不高,当然是指相对而言的。我们不是常说‘ 山更比一山高’ 吗?但对于思维高度的认识,我觉得还有很多人并没有真正弄明白呢。”
 

  少年说:“这有什么难的,比如说你比我看问题站得高、看得远、想得透一些,不就是比我高喽。”
 

  智者远望着辽阔的大海,缓缓地说:“小伙子,问题就在于什么叫站得高、看得远、想得透呢。”
 

  少年隐约感觉到了智者的话里面可能有一些很深刻的含义是他所不了解的,只含糊地答道:“应该是各人理解不同吧。那你说呢?”
 

  智者向着大海手一挥,提高了声音说:“两个字,超越。”
 

  少年也像个大人一样说:“愿闻其详。”
 

  智者就接着说了:“超越是指超越相对层次,唯有了解它,才能超出它,唯有超出它,才能了解它,我把这个叫做超越法则。这一条可以说是很多人思维中的一大盲点。
 

  少年说 :“怎么又冒出来一个相对层次?
 

  智者说 :“是的,要弄明白超越,首先当然要弄明白什么是相对层次。简单说来,任何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的.没有相对参照 ,我们没有任何办法说清楚任 何一件事物,这是前提。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两个对立的想法怎么弄都好像弄不到一起去 这时候,为什么不考虑跳出这两个看似对立的想法,到更高出这两个想法的层面去想一想呢?办法往往就出来了。”
 

  少年问:“你是指跳出那两个相对想法的自有范畴?”
 

  智者说:“是这样的。要想超越先要有不超越,把某个相对层面的内容弄清楚了,再跳到更高的层面,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所以我们面对一件事情,首先要了解事情所涉及的有哪些层次,一层、两层、三层,了解得越多越好。把某一层弄清楚了,才能跳到更高的层面去,以此类推,直到感觉能解决问题为止。一般来讲, 三层是一道关口,到了三层的地方,基本上就能说清楚了。再多的话,是六层、九层,《易经》的表述方法就很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而实际的情形也的确大多如此。”
 

  少年疑惑地问 “这个东西,不是想超就可以超的吧?”
 

  智者回答说:“当然不那么简单。这里的关键是我们要养成超出相对层次看问题的习惯,要知道‘这’是 能够超出的,‘它’不是全部。哪怕这个‘这’是多么完美、多么了不起,也用不着死抱着一辈子不放,有没有这个主动意识,大不一样。”
 

  少年说 :“比如宗教?”
 

  智者说:“你看历史上的很多教派的发展,信教的人和不信教的人争得一塌糊涂,甚至会引发战争。 当然这些战争的原因是综合的,但其中总是存了教义之争的。在我看来 ,一句老话叫‘ 信则有,不信则无’。重要的是,信教的人要知道这世上还有很多不信教的人,还有很多信其他教的人,只要不搞乱社会安全,大家是可以共存的,这就够了。信教是精神寄托嘛,大家各寄各的,有什么关系呢。一定要打仗,这就是愚昧。如果有邪教危及社会安全.是另一回事。不能危及社会安全,就是考虑这件事的底线。不能只在信与不信这么一个小圈子里面打转转。”
 

  少年说:“推而广之的话 ,科学定理、社会制度、思想意识、经济理论、艺术流派等等的发展变化都可以套用这个法则来认识喽?”
 

  智者说:“是的,每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些东西都会产生出相应的说法,也许是很优秀的说法。有的人在思想上就死抱着不放,结果就被历史抛弃了,有的人就能在原来基础上根据新的情况不断超越,就又成了历史的领跑者。”
 

  少年又问:“那么这样超越相对层次的思维方法有什么样的表现特征呢?”
 

  智者回答说:“在我们的思维进行超越的时候有这样几个主要的现象:范围进一步扩大,比如从个人到社会到宇宙,层面进一步深化,比如从行为到道德;时间进一步延伸,比如从现在到将来;问题的重要性进一步升级,比如从局部到全体;缺陷进一步完善,比如从粗放到精细,等等。当然,读的书越多、经的事情越多、知识面越广就越能做到超越相对层次,因为你知道得更多嘛。”
 

  少年听了这番话就又在琢磨怎么去使用这个超越法则了。 他问道:“那我们在运用这个法则的时候需要应意些什么吗?”
 

  智者倒是喜欢少年过种学以致用的精神,回答说:“面对一个事物,先要进入到事物的相对层次中去,而不贸然肯定或否定相对两面的某一边。把它们内部和外部的相对面找出来 ,一件事的主要相对面至少有一个,但还可能存在有很多其他的相对面。相对面找出来的越多,我们认识事物就会越深刻越全面。各个相对面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把这些理由也找出来。”
 

  少年问:“对于这么多的相对层次不是总要找个不停吧?
 

  智者回答说 :“我们考察一件事物的相对层次可能有很多,但真正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的往往是主要的几个层次。我们具体思考一件事情往往不需要无限度地延伸,总有个边界。根据所要思考的目的不同,各种相对层次所具有的影响力和有效度是不一样的。那么,在不同的相对面、不同的相对层次中,找出一个或几个主要的相对层次,对于思考的效果来说是很必要的。”
 

  少年又问:“我感觉要找到这些主要的相对层次也不是容易的事呢。”
 

  智者说:“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思维的目的也不一样。随着知识的增多,阅历的增加,以及所负责任的加重等等,对于思维相对层次的超越也会越来路向高居次跃升。能级不一样,相对层次的位置和形式也会不一样。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跃升,是超越相对层次的主要表现形式。只有你站在了更高的层面上的时候,才会更好地认识清楚你所面临的某些相对层次。”
 

  少年脸上出现奇怪的神情,问道 :“那不是会越跑越高、越跑越远,最后就跑得没有影子了?或者说大家都看不懂你了?”
 

  智者笑笑说 :“你担心的倒还真多。不过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整个超越相对层次法则的精髓所在了。超越相对层次的真正含义,是能够在各种层次中主动自由地出入和变化,略无阻碍,不管是从低到高还是从高到低,都是如此。就是我们常说的,要进得去,还能出得来,出来了,还要能进得去。高高低低都能不为牵绊,不为迷惑,但要注意跳出和跳回是有一定的转换条件的。佛家的总纲 《金刚经》 和咱们中国禅宗的 《六祖坛经》 总起来就说了这样一个意思,当然他们还有其他一些更精奥的说法,值得学习。”
 

  少年高兴地说:“我就喜欢这样自由自在的感觉。”
 

  智者总结说 :“所以,思维的总高度其实是没有规定高度的,能做到根据某种需要来自由把握高度,就是最高。自由出入,自由变化,自由把握,没有障碍,才是我们要追求的高境界。”
 

  少年还没完没了,问:“那我待在某个相对层次上就不想出来,你怎么着?”
 

  智者轻轻一脚踢在少年的屁股上,笑着说 :“你爱待哪儿待哪儿,不出来拉倒!天又不会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