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香草味的冰淇淋还是巧克力味的冰淇淋?”
有人说这曾经是康奈尔大学的一道面试题。不论是真是假,我因为好奇,便试着问身边的朋友和儿子的中学同学。
当他们报完了自己的喜好后,我也学着考官的样子示意他们继续,甚至提醒他们:
假如这是在面试,你想想还能再说点什么吗?”
基本上大家都是一副茫然或者抓狂的样子。
直到,我问一个5岁的小女孩儿:“你喜欢香草味的冰淇淋还是巧克力味的冰淇淋?”
她说:“香草味的。我不喜欢巧克力,巧克力太甜。我妈妈说太甜的东西吃多了不好,对牙齿也不好,不过本来太甜的东西我就不爱吃。”
思维能力的核心在于“有效思考”
假如真有这么道大学面试题,考官是想让你选冰淇淋吗?显然不是。他要听的是你思考问题的思路,了解你的思维能力。
01 思维定式真的存在
那么,我们能说5岁小朋友的思维能力比中学生以及成年人强吗?当然不可能。这里呈现出的是一个思维习惯的问题。
中学生和成年人因为经过了大量的选择题训练,所以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回答自己的选择,结束!
而小孩子没有接受过这样的训练,她还会按照天性,顺着自己的思路将自己的所想都表达出来。
我们且不说关于“选冰淇淋”的答案孰好孰坏,至少可以推测出:“思维定势”问题好像真的存在。
02 思维能力是可以被习得的
国际公认的“使思维成为教育重点”运动的先驱、美国的拉吉罗教授在《思考的艺术》一书中也证明了:思考能力是可以被习得的。
他说:许多人错误地认为“改变思考方式和态度似乎不太可能”,而事实就如叔本华所说:“每个人都把自己视野的极限当作了世界的极限”。教授告诉我们:
如果你很少有或者没有直接的机会对你的思考技能进行训练,那么你的思考可能就被一些不好的习惯和态度束缚住了。”
“有效思考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习惯问题”。所以,他力推思维习惯的培养。
与此同时,近年来脑科学的发展也一再向人们证明“神经的可塑性”。我们的脑神经也像肌肉一样,可以被训练,并且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怎么使用大脑,大脑就会变成什么样子。
03 怎样训练孩子“有效思考”?
这样看来,要让我们的孩子习惯性地进行有效思考:
·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有效思考;
· 其次还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训练方式让他们习惯于这样的思考。
专业的第三方测评机构——上海思来氏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近年来对上海5万多名3-12岁儿童进行了测评研究、辅助成长的培养后,深刻地认识到:
应对未来的竞争,最需要锻炼的是学生的核心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思维。通过这些核心思维进行的思考,我们可以称之为“有效思考”。
以学科为例,看到一道题目时你能不能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包括思考出题人的意图,他要考察你什么方面的知识点或者能力?
思考时要锻炼的一个是发散能力,另一个是迁移能力——
· 怎样在学习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去发散出各式各样的跟它有关的场景,举一反三?
· 怎么把一道题存在的经验与教训好好总结下来,把这个方法迁移到另外一种类型的题目上?
思来氏的教育工作者们得出的结论是:越早进行这样思维能力的训练,孩子受益的时间就越长。
但要让孩子接受训练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 首先,必须是孩子主动愿意参与到学习中;
· 其次,训练者有能力推动受训者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