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天吃饭”的内资券商 VS “等级森严”的外资投行,谁更可能会年薪百万?

投行在很多金融同学心里的位置,大概相当于LV、Fendi在奢侈品里的地位。

毕业生眼里的投行,是高于同龄人的起点和薪水,谈笑间千万亿灰飞烟灭,举手间百亿资产公司上市。然而,如果你去知乎逛逛,会发现大批投行老兵们总是自嘲:投行人士就是搬砖的民工。

那投行这个看似光鲜又充满苟且的行业,到底暗藏了多少玄机?外资投行一定比内资券商高大上?

许多同学想要投身炙手可热的投行业,却又对这个神秘行业一知半解举棋不定。今天职sir就为各位深入浅出地扒一下投行的那些事。

国内外知名投行各家的江湖地位

提到投行就不得不说那些强大的外资投行,主要分为两类:

大名鼎鼎的华尔街顶级投行(bulge bracket),包括大摩,高盛,摩根大通,美银美林,德意志银行,瑞银,瑞信,花旗投行部,汇丰投行部等等。

精品投行(boutique),有Greenhill,Molies,Lazzard等。

先来看VAULT网站给出的国外TOP10投行排名:

外资投行上个世纪20-30年代就已经在西方资本市场的发展要求下初见雏形,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这10家资产超过千亿美金的金融寡头。因此,外资投行对应届生也非常慷慨,下图是知乎某大V爆出的高盛的薪资表,普通的暑期实习生的月薪居然可以达到3.8万!而且外资投行一般采用Global Pay的薪资标准,在国内有所打折也远远超过了内资投行的薪资待遇。

相比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国内的投行起步较晚,发展至今也形成了几家大型的综合投行,第十届《新财富》综合评比给出了中国十佳投行榜单

虽然内资投行的待遇远远无法和华尔街顶级投行相提并论,但应届生的年薪也普遍高于其他行业,下图是2016年东方财富公布的102家国内券商的年薪,大多数券商公司的年薪都在30万以上,有8家甚至达到了百万年薪。

可实际上,内资投行的新人底薪会比较低,但年终奖金和项目奖金会比较多,遇上较好的行情,Bonus甚至可以拿到3年的薪资,毕业第一年就可以实现年薪百万,有时候还会略超过外资投行的年薪水平,但行情不好,只能拿到底薪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因此投行界也一直都有“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说法。

外资投行才高大上

内资券商只是融资并购材料制作商?

似乎很多人都认为进入了投行就迅速跻身了高端奢靡的精英阶层,每日应该是西装革履,出差永远是头等舱加五星级酒店,手里掌握着几百亿资产的上市融资。然而投行的工作本质上就是一个中介的工作,起到连接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的作用。只不过在国内,在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之间,还要再加上一个监管部门。

券商承揽的公司除了利润好发展快,更要符合监管“审美”,合法合规才是国内券商的工作重点,这是很多出身名校成绩优异的同学难以理解的地方,总感觉自己钻研过的估值模型和金融知识都荒废了。

“中国的市场监管太严格了,每天的工作都是在为合规奔跑,内资券商的IBD和我想象差别太大了。”——进入了中信投行部的学员

金融圈民工眼里的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中信建投分别是“麦子店高盛”、“新街口美林”、“朝阳门巴克莱”。大家对两者的比较中,不约而同的充满了对内资券商的戏谑和对外资投行的向往。

国内外投行的发展的确存在较大差异,国外投行起步早发展更加成熟,但进入内资券商的投行部真的就没有发展前途吗?

外资投行等级森严秩序井然,而内资投行则高度无序千变万化。外资投行的晋升非常按部就班,资历背景非常重要,普通员工很难实现职场的弯道超车,更不可能出现直升机上位的现象;而内资投行聚焦在瞬息万变的国内市场,催生出很多弯道超车的机会,中高层洗牌的频率非常高。不少毕业去了内资的同学,有人5年后就成为一个大团队的主管,还有人7年后去了中小券商做了高管,而这一切在外资投行是无法想象的。

某位在外资投行工作过4年的朋友在谈起投行的薪资时说:“我刚入行时一个管理培训生出差都是头等舱加丽思卡尔顿,现在很多VP、ED出差都被砍成了红眼航班加四星级酒店。这几年入行的小朋友没有赶上好时机啊。”

近几年港股和中概股市场的不景气,已经让外资投行的出差待遇出现了大幅缩水。随着国内神奇的大A股市场的崛起,监管制度的不断变革,再加上新三板被寄予厚望,外资投行和内资券商的职业发展路径孰优孰劣还尚无定论。

内资和外资投行之间的歧视链条,其实没有多少道理;所谓双方的优缺点,更像是特点。一个全面而专业,一个激进而灵活,不变的是都能够带给你脱胎换骨的提升和成长。

唯一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不管是选择进入外资投行还是内资券商,都注定选择了一条风雨兼程的最难的路。

投行除了钱还能带给你什么?

在进入这个令无数人心驰神往的行业之前,必须考虑的问题是,在这里工作除了钱,还有什么是值得去追求的?对于应届生来说,可能投行的工作会给你带来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

首先,当有机会参与到一个项目的全过程,能够培养全面的个人素质。比如本身有法律背景知识,在参与第一个IPO的时候可以负责法律方面的尽职调查以及相关招股说明书章节的撰写,到第二个项目就可以和审计师打交道,负责财务审核部分的内容,等做过3个项目以后,基本上可以在项目上承担现场负责人的工作。

投行人士有大量机会接触企业高管的机会,其工作成果可能影响上市公司的决策。这一过程不管对于高端人脉的积累,还是个人能力的锻炼都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并且有些中小投行不分行业组,工作中可能会接触到各个行业的公司,这也是投行最有魅力的地方,紧张的工作要求最短时间内了解并处理一个行业的数据信息,在这其中可以了解到各行各业的公司是如何运营的,他们的核心业务能力在哪里,盈利如何,毛利率有多少。每做过一个项目,你就会变成一个行业专家。几年以后,甚至可以跳去PE(私募股权投资)。

进入顶级投行之前你要具备哪些素质?

大摩、高盛这样的国外顶尖投行一般在国内招人很少,而且国内监管部门对投行的监管较为严格,并未开放外资投行获取境内从事投行业务的牌照,基于此因,外资投行在国内的业务相对较少。所以无论从求职难度还是金融实践的角度考虑,国内的券商都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想进入内资券商,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要具备一下几点要素:

1、学校背景好——“投行里的精英们,希望来的新同事至少都是学生时代的人尖”

不少券商对学校要求非常严格,国内券商基本要求名校硕士背景(清北复交、人大中财外经贸等等),而且绝对会去看你的本科学校和专业。如果发现你的求职简历石沉大海,别气馁,不是你不优秀,而是优秀的人太多,投行求职这条充满厮杀的路上,即便是那些学校背景优秀的骄子,在百万校招大军冲击下都会显得然并卵。

2、实习要硬——“没个TOP券商实习,真的不好意思说自己准备进投行”

有Top券商、FDD、律所等实习经历,会成为简历中一个亮点,大大提升你的简历通过率。校招面试的时候你会发现,大家都有2家甚至更多家投行部的实习。在实习中一定要好好表现争取获得留用机会。

3、CPA+司考加分——“想出彩你需要懂得了法律知识玩的转财务数据分析”

拿到CPA、司法证书会是一个加分项,CFA证书相对较弱一些,但也加分,类似还有证券从业、基金从业等可作为知识能力的补充。

至于证书是否一定要有,这当然不是绝对的,证书的优先级排在学校和实习经历之后,但强烈建议有志从事投行的人还是考一下CPA或司法,毕竟财务里的公司估值、经济法中证券法等等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用到,而且,有个证书也能说明你的学习能力强,知识积累扎实。

4、擅于沟通表达——“你面对的人越nb,就越不喜欢你讲废话”

一般投行整个项目中都需要与上市公司高管、财务、技术等人员持续沟通反馈,还要与中介机构和证监会等监管机构沟通,这个过程中需要和公司高管沟通,如果沟通出色,可以快速融入项目,省去很多宝贵时间。朋友在IPO项目中对一家拟上市公司走访,2周走访了5座城市、4家子公司和11家客户和供应商,访谈的成功率和询证函回函率达到100%,从此被领导青睐有加,沟通能力绝对是投行的一大必备素质。

5、身体好!!!——“身体不好,你还敢干投行?”

投行工作量真的不是吹的,高强高压的工作,加上一个拼命三郎的领导的话,保证你投行生活的会很“充实”。如果项目进程十分紧张,通常工作强度会非常大,如果遇到项目出现问题,或者项目处于申报状态,那就只有没日没夜地工作死扛了,因此这个行业地员工身体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

有时面试过程中面试官也会问问你有什么爱好,如果你说平时喜欢健身热爱跑步,可能会引起用人方地青睐,毕竟,身体应该比较好,而且能够坚持锻炼说明你意志力强不容易掉链子。

总而言之,如果立志进入投行业发展,不管是选择进入外资投行还是内资券商,都要做好风雨兼程的准备,长期的出差和高强度的工作会时刻伴随着你。但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巨大的付出总对应着高额的回报。

而最终在同龄人当中闪闪发光的那群人,一定是坚持到了最后的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