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市场是中国创造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特点的交易平台。国企改制、股权混合,以及物权、股权、债权、知识产权等各类非标准化权益及相关实物的交易,均能在产权市场中进行。已经定型的公益性、规范性、包容性属性是产权市场得以巩固的基础;而迅速清晰并缩小市场边界,加强营销与融资功能,促进产权市场实现资本市场化,则是产权市场发展的方向。
一
产权市场是借助特许经营甚至垄断的方式,不断将新资源导入市场的国有交易平台。目前产权市场上的交易品种,已经从单一的企业国有产权,扩展到行政事业资产、金融资产、涉诉资产、资产租赁权、央企资产、公共资源及非公产权等权益及资产品种,交易规模也升级为万亿级别,成为中国重要的市场力量。
这些资源之所以能够进入产权市场交易,而不是进拍卖行或淘宝网,主要是由于源头防治腐败、防止国资流失的程序性限制规则在起作用,是转让方的免责需求所致。这些基于特许经营权形成的全国产权市场,在曾经的工作中,不负重望,切实发挥了资源配置的市场作用,成为公共资源配置和国资国企、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市场平台。可以说,仅就国有产权交易品种而言,产权市场已经进入精耕细作阶段:挖掘一些小品种、维护客户黏性。
但是,产权市场发挥的这种作用,还不是完全市场化的。在产权市场上,“市长”提供资源,还有“场长”的多重监管。即,除了行业监管,还有综合监管。产权市场连接不同监管部门的监测系统至少三个以上。根本上说,产权市场还缺少自由交易、公平竞争、契约精神的市场灵魂。
比如,产权市场能够设一条网上商店街,把国有产权标准化,像商品一样自由购买吗?能为了促进交易直接协商改变底价吗?能在创新模式上做更加灵活的设计吗?能让交易各方像在淘宝网一样足不出户全部线上即可完成整个交易过程吗?
除了产权市场自身的硬伤之外,外界的冲击更加具有突然性。
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互联网交易模式冲击下,产权市场资源渠道的脆弱性业已暴露出来:在新政规定上,将来的资源甲方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交易市场,而市场乙方只能提供公益服务;在营销能力上,我们能用自身的力量为“僵尸企业”找到“白武士”来当接盘侠吗?在政府导向上,如何完成“三去一降一补”任务中的产权交易项目?在融资能力上,投资者心中何尝把产权市场视为资本市场过?在生存危机上,面对同样的茫茫网络,对手是谁,它在哪里?所以说,没有特许,产权市场将失去生存的基础。如果不改革,三到五年之后,产权市场的前途不容乐观。
二
我们必须把目光放远至更加广阔的市场蓝海。不仅要继续寻找更大的规模与纵深资源进场交易,更重要的是,产权市场要建立新的市场模式,创新营销方式,走向资本市场,为新常态下的经济运行提供新型服务。产权市场的未来核心竞争力,应体现在三大杠杆工具上:交易平台+网络技术+金融服务。这是产权市场更加市场化之路,需要整个产权市场进行颠覆性的改变,揭开新的篇章。
首先是在产权市场体系上,不应再盲目扩张与延展。要按照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在1拖N的市场组合中,尽量选择当地有供给侧优势的产业品种,或者建设专业化市场,或者将不活跃的专业市场撤销,转化为产品类型。在全国统一的动作下,各产权市场将由特许经营的同质化形态,转型到面向特色资源交易的差异化市场形态,这样,更有利于产权做大纵深与大规模交换。比如,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农村产权市场就是一个值得关注与打造的市场;中俄工业技术也具备专业市场的商业前景,我们也正在推进中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资本市场是黑龙江省的严重短板,哈尔滨股权交易中心就值得重点打造。在其他方面,一律转成品种进入E交易系统,设立专业交易频道。
产权市场同时要把目光盯紧金融世界。现在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已经超过140万亿元,且在增长,而国内生产总值的GDP还徘徊在60万亿元区间。要将金融资本导入实体经济,同时防止货币之水稀释既有财富,由产权市场创建的金融资产交易所、股权交易中心会大有作为。金融资产交易所功能在于处置不良资产,活化存量资产;股权交易所功能在于组织股权投资,提高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能力。下一步,需要对这两个专业平台进行全国性的如何加强业务联系,加强自律,加快发展的战略研究。
三
就产权市场自身建设而言,一个大胆的想法是,新的产权市场可以改造成如此模式:自媒体+电商+券商+商店+跨区域合作。
为什么自媒体是重要的?产权市场的功能是“两个发现”,即发现投资者与发现价格。但是,产权市场自身必须首先被发现才行。经济生活如茫茫大海,而产权市场在信息发布与交易辐射能力方面还比较专业与小众化,普通人对此关注度不够,想不到甚至都找不到这么个市场。因此,我们不能被非标准化交易和非广泛化投资者参与的限制束缚在狭窄的角落里。
产权市场在网络世界突出重围,需要进行彻底的互联网化改造:产权市场要变成一个自媒体平台,在官网、广告、产品、理论、团队、推送、观念引导、专家撮合交易等方面,走在买时代的前列。如果全国产权市场共同发力,都在互联网上做大自媒体形象,必能形成大水漫灌效应,成为网络上的闪亮明星。
电商是高效的,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建立广泛连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搜寻交易信息,使产权市场变得更加纵深与宽广。为适应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整合、国资国企改革和供给侧改革等形势与任务的挑战与机遇,产权市场要打造电商平台,升级交易的规模与结算能力,提高交易效率。就全国而言,最好有通用平台+专业平台模式。即,合力打造的共生技术平台,比如E交易,这是通用件或标准件。此外,各地将依托资源优势,建设专业化市场,通过创新交易手段,创造新业态新模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5〕22号 )第14条中要求,要以管资本为主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支持企业依法合规通过证券交易、产权交易等资本市场,以市场公允价格处置企业资产,实现国有资本形态转换,变现的国有资本用于更需要的领域和行业。这是把产权市场列为资本市场的最新权威提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产权市场离成熟的资本市场,在功能方面还差很多。
资产支持的证券化是产权市场将要重点创新的品种,一旦在此方向上取得定型的商业模式,各种“宝”、各种“通”、各种“板”、各种“债”、各种“贷”,各种报价系统、竞价系统、交易系统,各种所、中心、孵化器,凡此种种,均将成为产权市场新的、主流的、具有资本属性的交易产品。产权市场对这些碎片资本的整合与丰富,将是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很好补充。
在各类市场都在趋于网络化的今天,我们还有一个反向优势: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才是产权市场上真正的交易大宗。黑龙江联交所近三年的1285宗交易项目中,物权有1180宗,占91%。无论是电子竞价还是议价评标,我们都得出现场看实物,它们的交易方式也完全可以在线下实现。因此,产权市场的商店类元素不可或缺。产权市场不仅组织卖,而且组织买;不仅组织他人,而且自身参与;不仅要屹立在市场风景的中心,而且还应紧密地联系上下游。
尽管产权市场的区域性很强,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有难度,但是,由于交易模式与结算手段的革命,跨区域合作已经成为可能。事实上,各地跨区域的合作已经在信息发布,数据共享等方面展开,共同组织一对一的项目交易合作也在少量进行。最近,部分省市产权交易机构用众筹的思维探索共建E交易系统,集中产品、项目、股权组织全国范围的交易。以产权市场现有的会员人气基础与技术实力,及以往打造的市场号召力,做上述尝试应是一种积极的创新。
综上,集全国各产权机构的优势资源和市场专长,共同打造“自媒体+电商+券商+商店+跨区域合作”的产权市场业务新模式,突显资本市场功能,必将释放产权市场新活力,让产权市场变得更加市场化。
(转自中国产权网-专家观点栏目,本文作者为黑龙江联合产权交易所董事长)